“英才计划”是一项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推动实施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发现并培养学有余力、有科学潜质、对科学探究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中生。以下将详细介绍2025年“英才计划”的报名流程和入选条件。
一、报名流程
(一)高校推荐导师
高校会推荐合适的导师,经省级管理办公室审定后,导师录入个人和培养团队信息。
(二)学生自主申报
符合申报标准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科特长在网络工作平台申报并选报导师,省级管理办公室审核。申报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学生自荐信:800字以内,包含个人成长介绍、对申报导师研究领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期望在“英才计划”中得到的指导内容、未来规划等。
中考成绩单电子版。
获奖证明:区级及以上的科创或学科类获奖证明。
研究型课题开题报告:包括课题名称、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预期进展及成果、可行性分析、参考文献等。
(三)学科潜质测试
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组织学生进行学科潜质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划定各学科分数线,确定进入面试学生名单。
(四)面试
高校和省级管理办公室按学科组织面试,确定入选学生名单。
(五)见面会
省级管理办公室组织高校导师、学生、中学指导老师和家长见面,进一步明确“英才计划”的目的意义、培养内容和参与要求。
二、入选条件
(一)年级要求
面向各省市的九、十年级学生。原则上高一学生优先,暂不接受初中生参营申请。
(二)学业成绩
学科成绩排名年级前10%或综合成绩排名年级前15%。广州市的“英才计划”要求中考成绩总分710分以上(满分810分,含语数英物化政史体八科)。
(三)兴趣与能力
学生需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热爱科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对科研感兴趣。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近三年(2021年9月以后)在区级以上学生科技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或获得本校校长实名推荐(每校限1名,协助特训营教学保障的学校可推荐3名)。
三、培养方案
(一)培养周期
“英才计划”学生培养周期为一年(1月-12月),培养周期结束后,学生可继续报名参加下一年度培养,导师将给予优先考虑。
(二)培养方式
导师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情况提出培养计划,师生共同实施,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适时开展中期评价。全国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冬令营、夏令营、野外科学考察等综合实践活动。
(三)前置培养期
设置前置培养期,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项目宗旨、目的和基本要求,提前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科研技能。英才计划上海管理办公室将通过线上通识课、高校宣讲会、导师专题报告等,开展前置培养工作,使学生明确科研方向,做好参与正式培养的准备。
“英才计划”为青少年提供了难得的科研成长机遇,随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申请人数逐年上升,入选难度也在增加。
相关文章: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STEM),科创竞赛天花板!有何含金量?该如何参赛?
ISEF 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申请美国大学最有价值的竞赛之一
科创天花板!ISEF竞赛参与方式/晋级途径/学科设置/奖项设置一文讲清
科创天花板——2025 ISEF竞赛新改革变化!附带竞赛全面介绍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有哪些科目?为什么推荐ISEF竞赛?
国际高中生偏爱的ISEF到底是什么?一文详解ISEF比赛内容/适合学生/晋级路径/含金量
如何找到ISEF的导师或实验室资源?
中国学生参加ISEF需要通过哪些国内赛事(如青创赛)晋级?ISEF获奖率高吗?
中学生英才计划与ISEF:探索青少年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