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学生科学竞赛,每年在美国不同城市举办,面向9-12年级的中学生。它涵盖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为全球优秀小科学家和发明家提供交流与展示平台。
一、ISEF的影响力
ISEF大奖获得者通常被哈佛、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斯坦福等全球顶尖大学青睐。每年有来自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万学生参赛,最终仅1800余人入围总决赛,其含金量极高。在麻省理工学院官网推荐的竞赛项目中,ISEF位列首位。
二、参赛方式
(一)中国大陆学生
中国大陆学生参赛需通过中国8个赛区的选拔赛选派优秀项目参加ISEF。这些优秀项目通常来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英才计划”比赛等科技创新类竞赛的优胜者。
(二)在中国念书的外籍学生
在中国念书的外籍学生可通过参加“四川科学工程大赛”选拔竞争。每年有100余名国际学校学生参加该大赛,角逐5张晋级ISEF的门票。
(三)海外学生
海外学生需登录ISEF官网,查看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区域赛,首先进行区域赛申报。晋级区域赛前几名的学生有机会晋级ISEF全球赛。
想了解自己如何参加ISEF?扫码咨询ISEF赛事顾问老师 ⇓
三、竞赛方式
学生需递交科研创新项目参赛。项目要求持续研究时间不超过1年,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均可,集体项目人数为2-3人,且每位成员均需符合参赛条件并确保出席比赛。参赛学生需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ISEF的宗旨是展示学生的独立研究,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不局限于单一知识框架。
四、竞赛学科
ISEF的竞赛学科丰富多样,涵盖动物科学、行为和社会科学、生物化学、生物医药和健康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化学、计算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嵌入式系统、能源化学、能源物理、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数学、微生物学、物理和天文学、植物科学、机器人与智能机、系统软件、转化医学等。
五、奖项设置
ISEF大赛每年在美国本土指定地点进行比赛,参赛项目需经过至少4轮评选审核,由资深专家评审。每个学科的大奖项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奖金分别为3000、1500、1000、500美元。此外,还有Special Award和Grand Award,特别奖项大多由专业学术团体或社会企业设置。
六、中国学生获奖案例
(一)胡诗成(Sicheng Hu):上外附中
研究课题:Highly-dispersed Ni Supported by N-doped Carbon Derived from Silk for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所获奖项:Dudley R. Herschbach SIYSS奖;能源(化工)组全场特别大奖(唯一,5000美金)和一等奖(唯一,3000美金)。
(二)徐吉平(Bradley Jiping Xu):上海美国学校浦东校区
研究课题:A Novel, Self-balanced Robot with Leading Technology in Crossing All Angles of Transmission Lines。
所获奖项: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专业组二等奖(1500美金);专利和商标学会奖三等奖(500美金);国际系统工程协会提名奖。
(三)孙宇峰(Yufeng Sun):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研究课题:基于虹膜的眼睛疲劳监控技术。
所获奖项:系统软件专业组二等奖(1500美金);人工智能发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提名奖。
(四)苏畅(Chang Su):广东省顺德市石门中学
研究课题:Blockchain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Consistent Hash Algorithm(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区块链优化模型)。
所获奖项:应用机器人创新奖(1500美金)。
(五)王宇桐(Yutong Wang):人大附中
研究课题:Nature-inspired Biomass Material: from Cr-containing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to Efficient Energy Storage(天然生物材料:从含铬废水净化到高效储能)。
所获奖项:能源(化工)组三等奖(1000美金)。
(六)钟浩松(Haosong Zhong):广东江门柏仁中加学校
研究课题: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with Innovative Stator-Rotor Structure to Extend Torque and Speed Range(具有创新定子转子结构可扩大转矩和速度范围的永磁同步电机)。
所获奖项:机械工程组三等奖(1000美金),联合技术公司奖(价值3000美元的联合技术公司股票)。
(七)颜洪佳(Hongjia Yan):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研究课题:Natural Antioxidants Reduce the Toxic Effect of Heavy Metals on the Growth of Rice (Oryza sativa L.)(天然抗氧化剂降低重金属对水稻生长的毒性作用)。
所获奖项:植物科学组三等奖(1000美元)。
(八)肖宇涵(Yuhan Xiao):北京101中学
研究课题:"Wand" for the Upper Limbs Limitations: A Voice and Motion Recognition Based Remote Control。
所获奖项:嵌入系统组四等奖(500美金)。
(九)王庆一(Qingyi Wang):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研究课题:Faraday Heaping Unravelled: Study of Heaping Behavior of Granular Materials under Vertical Vibration。
所获奖项:物理和天文组四等奖(500美元)。
(十)胡景科(Jingke Hu):杭州学军中学
研究课题:Miniature Underwater Bridge Pier Cleaning Robot(微型水下桥墩清洗机器人)。
所获奖项:机械工程组四等奖(500美金),国际系统工程协会提名奖。
(十一)任家俊(Jiajun Ren):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研究课题:Controllable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to Organic Pollutants of Heterogeneous Cu2O-Au-TiO2 Nanocomposite。
所获奖项: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Intel ISEF 奖学金。
七、备赛建议
(一)选题
选题应紧密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结合社会热点,如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挖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方法
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在研究过程中,注重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要遵循科研伦理,尊重知识产权。
(三)团队协作
如果是集体项目,团队成员之间要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攻克难题。团队合作不仅能够提高研究效率,还能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英语能力
由于ISEF是一个国际性的竞赛,参赛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备赛过程中,要注重英语能力的提升,能够熟练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文献、参加英语角、与外教交流等方式,提高英语水平。
(五)关注赛事动态
及时关注ISEF官网发布的信息,了解竞赛规则、评审标准、参赛要求等。同时,关注往届获奖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中汲取经验,为自己的参赛项目提供参考。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创新能力的国际舞台。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项赛事中,通过科研创新解决实际问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寻求专业导师的指导?扫码咨询ISEF赛事顾问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