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中学生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联合主办,自 2013 年开始实施,旨在激发中学生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培养未来的科研新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2024 年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学生交流活动于 12 月 14-15 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为计算机学科的英才学生搭建了一个深度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
二、活动开幕式盛况
(一)领导出席与致辞
尤政校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在致辞中强调华中科技大学在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期望英才学生直面挑战、勇于创新,在科技创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陈兴荣: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正厅长级干部,回顾了湖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工作成效,表示将继续助力科技后备人才成长,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事业发展。
(二)嘉宾发言
罗英伟教授: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工作委员会代表,分享了“英才计划”的实施经验。
廖小飞: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从高校角度阐述了对英才学生的培养理念与期望。
徐惠: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结合中学教育实践,谈了对“英才计划”的看法与学生收获。
严家娴:2022 届湖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学生代表,从学生视角分享了参与“英才计划”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三、活动精彩内容
(一)项目展示交流
英才学生们带来了自己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展板、演示文稿等形式向与会者展示项目创意、研究过程与成果亮点。项目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多个前沿方向,充分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
(二)科学讨论会
在科学讨论会环节,学生们围绕计算机学科的热点问题、技术难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思考,碰撞出思维火花。讨论会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锻炼了他们的学术交流与思辨能力。
(三)名师大家讲座
邀请了计算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们带来精彩的讲座。专家们从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到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与研究方法,全方位为学生们解读计算机学科的奥秘。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对计算机学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四)朋辈交流
学生们分组进行朋辈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科研心得以及在“英才计划”中的成长故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同学们相互学习借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五)学科研学
组织学生们参观华中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相关实验室、科研机构,让他们近距离感受科研环境与氛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一些计算机实验项目,如编程实践、算法优化等,进一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六)结营仪式
在结营仪式上,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了表彰,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同时,对本次交流活动进行了总结回顾,鼓励学生们将所学所获应用到今后的学习与科研中,持续保持对计算机学科的热情与探索精神。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
四、“英才计划”培养成果与优势
(一)培养成果
升学成绩优异:十一年间,培养英才学生 652 名、楚才学生 56 名。毕业的湖北英才学生中,69% 考入双一流高校,9% 进入国外学府。
国际赛事获奖:英才学员在多个国际科研赛事中斩获佳绩,如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化学全球金奖、ISEF 等,彰显了“英才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优势
专业教师指导:汇聚众多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学术指导与科研支持。
高校科研资源:依托高水平大学的科研平台与资源,让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体验科研过程。
国内外交流平台:搭建丰富的国内外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科研竞赛等活动,拓宽国际视野,提升学术影响力。
五、入选“英才计划”的申请信息与建议
(一)申报时间
每年“英才计划”大约在 11 月开始申报,具体时间需关注官方通知。
(二)申报资格
年级要求: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高二仅限继续培养学员)。
成绩要求: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 10%,或者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 15%。
兴趣爱好: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
(三)入选难度与建议
入选难度:随着申请者热情升温,入选难度逐年增大。2024 年计划培养中学生 1800 名左右,每位导师培养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 5 人。
备赛建议:提前规划,扎实学好学科基础知识;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实践活动,积累科研经验;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关注“英才计划”相关动态,及时准备申报材料。
2024“中学生英才计划”计算机学科学生交流活动为英才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机会,让他们在深度钻研计算机学科奥秘的同时,携手勇攀科技高峰。入选“英才计划”不仅能接轨多个国际科研赛事,还能在申请中为学生带去不小的优势。有志于投身计算机学科研究的学生,应抓住机遇,积极备赛,争取入选“英才计划”,在科研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