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才计划”,这一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教育部携手共创的项目,自2013年起航,旨在点燃中学生对基础科学的热爱之火,孕育未来的科研明星,并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此刻,让我们一同踏入2024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盛宴,共同领略数学的无限魅力与深邃奥秘!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
2024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交流活动纪实
时光流转至12月14日,由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及全国管理办公室(依托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导,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科技报社联袂承办的2024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数学学科交流活动如期盛大启幕。资讯来源:上海科协
此次为期两天半的学术交流,汇聚了来自全国范围内的79名杰出学员,他们在上海交通大学导师团队的精心引领下,通过聆听权威专家的精彩报告、展示与交流各自的海报成果、参与数学建模实践、探访光启纪念馆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探索科研的奥秘。
这些学员,凭借对数学的无尽热爱与不懈追求,在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他们不仅代表了当前中学生的优秀水平,更预示着未来在理工科,特别是数学领域,将可能取得卓越成就。
活动中,数学学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寄语学子们,要持续保持对数学的热忱,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基础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科学研究扣好“第一粒扣子”。资讯来源:上海科协
谈及如何发掘个人学术兴趣时,田院士指出,寻找真正的兴趣往往需要时间与经历。对于广泛涉猎还是专攻某一领域,他认为这因人而异,没有固定模式。高中生与大学生阶段,正是拓宽知识视野、探索个人热爱的最佳时机。资讯来源:上海科协
上海市的“中学生英才计划”由市科协、市教委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及多所优秀中学共同推进。自2013年至2024年,已有百余位知名科学家被推荐担任导师,累计指导超过1100名杰出中学生开展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自2013年起,作为首批参与的20所高校之一,依托其卓越的师资力量、强大的科研实力与浓厚的学术氛围,已连续培养十一届英才学员。据统计,这些学员中约有85%升入211及以上国内高校或海外名校,超过20%选择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深造。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
近年来,“英才计划”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实施范围逐年扩大,吸引了众多家长与学生的关注与参与。该计划并非简单的竞赛,而是通过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高校科研资源的全面开放以及国内外交流平台的搭建,为中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科研素质培养,让他们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科研的魅力。
入选“英才计划”意味着诸多优势:能够与国际科研赛事接轨,如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去年丘奖化学全球金奖即由英才学员摘得)、ISEF、LIYSF等。毫不夸张地说,英才计划是国内学生晋级ISEF全球总决赛的捷径之一。此外,该计划的经历在申请过程中也能为学生带来显著优势,每年都有众多英才学员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
例如,H同学,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他曾入选“英才计划”,通过深入学习与课题研究,晋级ISEF决赛,代表中国参赛并荣获佳绩,还受邀观摩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再如Z同学,被哈佛大学录取,他同样入选“英才计划”生物方向,同样在ISEF决赛中代表中国取得优异成绩,并荣获丘奖全球总决赛铜奖。
作为专注于中学生科研赛事与科创能力培养的专业团队,有方近年来成功引领多位学员入选“英才计划”培养名单,并在长达一年的培养周期内表现出色,荣获优秀学员称号!以下是有方英才计划的部分优秀学员成果展示:
2024年 英才计划入选:7位
2024年 ISEF国家队:3位
2023年 英才计划入选:6位
2023年 ISEF国家队:4位
2022年 英才计划入选:4位
2022年 ISEF国家队:4位
2021年 英才计划入选:4位
2021年 ISEF国家队:3位
(以上仅为部分展示)
那么,每年的英才计划何时开始申报?申报者需满足哪些条件?入选难度究竟如何?
全国“英才计划”申报指南
每年,“英才计划”的申报工作大约在11月启动,今年的具体时间尚未公布。但已整理了去年的实施细则与选拔流程,供您参考。
实施范围城市(滑动查看完整名单):
包括北京、天津、太原、呼和浩特、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湘潭、广州、重庆、成都、昆明、西安、兰州等地。
参与高校(滑动查看完整名单):
涵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
实施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
试点省份及高校: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辽宁省(东北大学)。
进度安排精简版(参考去年):
• 学生网上报名及审核:截至2023年12月18日
• 学科潜质测试:2023年12月23日至31日
• 公布面试名单:2024年1月2日至4日
• 确定入选学生名单:2024年1月5日至14日
• 组织师生见面会:2024年1月15日至21日
• 学生培养:2024年1月至12月
进度安排完整版(参考去年):
2023年12月18日前:推荐导师、网上报名及审核。
2023年12月23日至31日:学科潜质测试。
2024年1月2日至4日:确定面试名单。
2024年1月5日至14日:面试并确定入选名单。
2024年1月15日至21日:组织师生见面会。
2024年1月至12月:学生培养。
2024年11月至12月:年度评价与总结验收。
导师推荐与学生遴选:
导师推荐:原则上应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导师中选拔,以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为主,原则上应具备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学生遴选:中学负责推荐品学兼优、学有余力、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报名(高二学生仅限继续培养学员)。学生相应学科成绩排名应在年级前10%,或综合成绩排名在年级前15%。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报导师,并提交相关材料。省级管理办公室和高校联合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与面试,确定入选名单。
我要了解英才计划👇
2024年计划培养中学生约1800名,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有方学姐助手指出,“英才计划”每年的培养人数逐年递增,从2020年的不足1000人,到2021年的1200人,2022年的1700人,再到如今的1800人,培养规模几乎翻倍。这一趋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近距离接触科研的机会,也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教育方向的引领——培养创新意识,学会探索研究。
随着越来越多的英才学员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荣获殊荣,申请者的热情持续高涨,入选难度也随之增加。